高压交流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,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与安全。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电网需求的变化,对高压交流断路器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。GB/T 1984—2024《高压交流断路器》已于2024年9月28日正式发布,将于202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,这标志着我国在高压电力设备标准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GB/T 1984—2024的发布,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的采标政策,同时考虑到IEC62271-100:2021的发布,对GB/T 1984—2014进行全面修订。这一标准的修订,对于提高高压交流断路器的技术水平、保障电网的可靠安全运行、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标准由原来的2014版本的270页浓缩成218页,作了不少删除和更改。本文将详细解读GB/T 1984—2024相较于上一版本GB/T 1984—2014的主要更改内容。
02 标准主要修订内容
1、删除了具有预定的极间不同期性的断路器、作为旁路开关的断路器的标准指向;删除了单极断路器、双极断路器应遵从的要求;增加了“本文件所述关合和开断试验方法仅包括直接试验方法”的说明:增加了电气化铁道供配电系统的断路器的标准指向(见第1章,见2014年版的第1章):
2、增加了“截流、带绝缘电缆、分相屏蔽电缆、短路开断电流的直流时间常数、终身密封断路器、电阻器开关、真空灭弧室、开合、(分闸电阻器的)接入时间、(分闸或合闸)操作起始时刻、总燃弧时间、端子故障、单相接地故障、异相接地故障”等术语和定义(见第3章);
3、删除了“户内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、户外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、接地故障系数、自恢复绝缘、非自恢复绝缘、电缆系统、线路系统”等术语和定义(见2014年版的第3章);
4、更改了“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相关的瞬态恢复电压”“近区故障特性”“额定时间参量”“机械操作的次数”“按照电寿命的分级”在文中的位置(见7.105、7.109、6.105、7.101、6.107,2014年版的4.102、4.105、4.109、4.110、4.111);
5、删除了“额定单个电容器组关合涌流、感性负载开合”、额定操作顺序中的“CO—t—CO”(见2014年版的4.107.5、4.108、4.104);
6、增加了“额定首开极系数”(见5.1);https://www.dgdqw.com/wenku/zj/
7、删除了辅助设备中列项2,3,4,7,10的要求(见2014年版的5.4);
8、增加了“人力操作的驱动器”“时间参量”“机械负荷”“断路器的分级”的要求(见6.8、6.105、6.106和6.107);
9、 删除了型式试验产品数量、试验的分组等要求(见2014年版的6.1.1);
10、增加了“绝缘试验”[见7.1.1c)];
不同于GB/T11022—2011工频耐受电压频率范围45~65Hz(GB/T11022-2020也改了上限到55Hz),GB/T1984-2024对于工频耐受电压频率范围要求是45~55Hz,断路器产品要满足60Hz应用,这个工频耐受电压试验报告就不适用了。不利于国际化。
11、删除了“端子静负载试验”(见2014年版的表11及6.101.6)、“并联电抗器和电动机的开合试验”(见2014年版的表11);
12、增加了“X射线试验”“噪声水平试验”(见表5);
13、增加了“在替代的操动机构的断路器上重复的型式试验”(见7.1.102);
14、 增加了“GIS断路器和外壳不带电断路器”局部放电试验的要求(见7.2.10);
15、更改了机械或环境试验后及关合和开断试验后的状态检查要求(见7.2.12.101、7.2.12.102、表8,2014年版的6.2.11、6.101.1.4、6.102.9);
16、删除了“温升试验的解释”(见2014年版的6.5.6);
17、删除了装有直接过电流脱扣器的断路器及自脱扣断路器的相应要求(见2014年版的6.6.1),“断路器在试验中的性能”(见2014年版的6.6.3);
18、增加了“对绝缘和/或开合用的流体不作强制要求。空气或氮气可用来替代可能造成全球变暖的气体。对于充入流体的最低压力也不作要求”的要求(见7.6.2);
19、 增加了需要进行高低温试验产品的使用温度要求(见7.101.3.1);
20、增加了“户外金属封闭断路器的附加要求”(见7.101.3.2);
21、增加了“按照S2级进行的关合和开断试验涵盖S1级的关合和开断试验”(见7.102.1);
22、增加了当同时要求50Hz和60Hz进行试验时,验证试验的合并要求(见7.102.4.1);
23、增加了“在开断后1/4工频周期以内,任何一个极的工频电流的重现应由断路器开断。在所有极的短路第一次开断后,超过1/4工频周期后工频电流的重现是开断失败。”(见7.102.8);
24、更改了“试验后断路器的状态”的要求(见7.102.9,2014年版的6.102.9);
25、增加了对终身密封断路器承载连续电流能力的检查方法及要求(见7.102.9.4);
26、更改了工频恢复电压可降低到Ur/3的时间[见7.103.4b),2014年版的6.104.7b)];https://www.dgdqw.com/wenku/zj/
27、更改了对燃弧时间的规定(见7.104,2014年版的6.102.10);
28、 更改了与T100a相关的“最短开断时间”区间范围和其他相关参量及试验程序的要求(见7.104.2.2,2014年版的6.102.10.1.2);
29、更改了试验方式T100a的有效判据,将I×Δt“乘积在要求值的81%至121%之间”改为“I×Δt“乘积在要求值的90%至110%之间”(见7.104.2.2、7.104.3.3,2014年版的6.102.10);
30、增加并更改了表11,代替表15~表19(见表11,2014年版的表15~表19);
31、增加了三相试验的“涵盖kpp=1.3和kpp=1.5条件的试验”(见7.104.2.3);
· 更改了S1级断路器的预期TRV 中T10、T30的振幅系数(见表16,2014年版的表21);
32、增加了3.6kV,7.2kV,12kV三个额定电压等级S2级断路器的预期TRV(见表17,2014年版的表22);
33、更改了对于额定电压大于800kV,T100和T10的振幅系数;对于试验方式T100,t2由“t2=4t1”更改为“t2=3t1”;对于试验方式T60,t2“t2=6t1”更改为“t2=4.5t1”;OP1和OP2的TRV 由四参数更改为两参数法表示[见7.105.5.1c),2014年版的表23];
34、更改了开断操作时的燃弧时间等内容(见7.108.2.3,2014年版的6.108.3);
35、更改了近区故障试验额定电压大于800kV的波阻抗及RRRV系数(见表25,2014年版的表8);
36、更改了表26近区故障电源侧回路预期TRV 标准值中额定电压24kV,40.5kV,72.5kV,1100kV部分参数(见表26,2014年版的表2~表5);
37、更改了容性电流试验中C1和C2级的要求(见7.111,2014年版的6.111);
38、增加了额定电压大于800kV 断路器,容性电压系数kc=1.3(见7.111.7);
39、更改了容性电流开合试验的步长(见7.111.9,2014年版的6.111.9);
40、 增加了容性电流开合试验试验方式中每个试验方式最多的试验次数(见7.111.9);
41、删除了C1级中,最长燃弧时间的试验次数要求,优选的试验顺序;删除了C2级中,线路和电缆开合试验的优选的试验顺序(见2014年版的6.111.9.1、6.111.9.2);
42、更改了“存在单相或两相接地故障时容性电流开断的验证”在文中的位置(见附录J,2014年版的6.111.9.3);
43、删除了电寿命试验试验“次序”的相关描述(见2014年版的6.112.2);
44、增加了序列4的注入能量百分比(见表30);采用这些计算和整定值,序列1注入的能量为100%,序列2注入的能量为125%,序列3注入的能量为134%。因此,序列3可用来代替序列1和序列2以减少不同试验回路的次数。
45、增加了使用混合气体的断路器主回路绝缘试验时如果采用纯SF6气体时,等效气体压力的计算(见8.2);
46、增加了“局部放电测量”(见8.2.101);
47、增加了60Hz时额定短路关合电流的参数(见9.103.4);当额定频率为50Hz和直流时间常数τ=45ms其值为断路器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交流分量的2.5 倍(即,近似为1.8 2倍)。当额定频率为60 Hz和直流时间常数τ=45ms,其值为断路器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交流分量的2.6倍。
48、删除了短路功率因数的确定(见2014年版的附录D);
49、删除了非对称故障条件下(T100a)TRV 参数的计算(见2014年版的附录P);
50、增加了规范性附录“存在单相或两相接地故障时容性电流开断的验证”(见附录J)。
来源: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